那时的中国正经历社会改革大潮,人们都忙着下海经商,而王曙光不甘心也不舍得离开部队,但编余的他也无事可做,成了大家眼中的“另类”。
那段时间,生活的艰难,人们的不理解,以及长期养伤并没有具体工作岗位的状态,让王曙光陷入到极度的压抑之中。
那时的他常常从梦中惊醒,强烈的压迫感逼得他必须戴上假肢,到户外走几圈才能稍许安心。
“要么不留遗憾地走,要么心安理得地留,绝不无所事事地混!”
王曙光打定主意,即便真有离开部队的那天,也要揣着本事和技能离开,不能终日忧虑,向生活低头。
“要是打仗,我还第一个上”
1996年,经过半年多疯狂的补习,王曙光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并在第二年取得了律师资格证。
“要知道,我们法大的学生毕业后干律师这行的,年收入没有少于10万的。”王曙光的老师告诉他。
有很多人劝他离开部队,可一想到要脱下军装,王曙光心里就空落落的。
到底该去该留?
为给自己找一个答案,他买了一张车票,在受伤以后第一次回到了自己曾经奋战过的边境县城的麻栗坡烈士陵园。
站在烈士的墓碑前,他想起了当年连递三封请战书时意气风发的自己,想起了17岁牺牲的小战士李永犬,想起了如今与他隔着一抔土、一块碑的战友们……
“我的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更是替离去的战友们活着。我不能辜负自己当年的选择。”
他最终放下了退伍去挣钱的打算,也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冲劲儿。为了继续留在部队,他又前往西南政法大学完成了法学博士的学位。
如今,王曙光在北京军区善后办担任信访接待及善后工作,他用自己所学的法学知识,帮助战友,在部队继续燃烧自己,奉献自己。
有很多人问王曙光后悔吗,他总是这样说:“当兵我就没后悔过!要是再有打仗,我还第一个上!”
王曙光与李永犬母亲合影
王曙光为了履行心中对战友的承诺,多年来四处打听烈士李永犬母亲的消息,最终找到了老人。如今他每有空闲时就去探望老人家,陪她唠家常。
李永犬母亲
在李永犬烈士母亲的90岁寿宴上,他握着老人的手:“妈妈,永犬救了我的命,我这辈子都是您的儿子!”
只要出发,永远都不晚。
——王曙光
*本文及配图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若有侵权行为,请立即告知我们进行下架处理。
喜欢老兵不死请大家收藏:(www.alshuyuan.com)老兵不死阿里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